易教网
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家教首页>太原家教 >家教直通车

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更新时间:2014-01-10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愿孩子过得好,可是,通过弄虚作假来帮助孩子,这实在是非常短视的行为。因为,你可以帮助孩子暂时的“赢”,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孩子一辈子的“输”。营私舞弊还有一个最大的害处,就是扰乱了规则,导致不公。一个无视规则的孩子成不了大器,一个践踏规则的社会令人担忧。

“胜不骄、败不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走向成功。我认识一个人,他很聪明能干,但一直过得非常潦倒。造成他人生不顺的原因不是他的能力不够好,而是他的心理品质。他是典型的“胜骄败馁”,得意时,他忘形;失意时,他泄气。说白了,他是输不起。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百折不挠,知难而进,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在一次次的“输”了之后才有“赢”的?

要让孩子输得起,家长首先要端正心态,不要怕孩子输。自从那次赛跑失利之后,我便特别留意周周是不是输得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让周周公平竞争,不让她享受特权,就算是她和我们之间的竞争,我们也不让着她。

譬如下棋,我从来不让周周,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从小让孩子公平竞争,孩子在体验“赢”的成就感的同时体验“输”的挫败感,这样才能坦然地面对“输”的事实,才能输得起。

不过,我当时有些纳闷,尽管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公平竞争,为什么周周还这么怕输呢?好像有了轻微的心理阴影——特别怕输。我后来又好几次找她下棋,她都不跟我下了,说“怕输”。

因为怕输就退缩,就逃避,这可不是好现象。那几天,我前思后想,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是我们平时喜欢说“谁想得第一名”之类的话,给了她一些暗示,让她觉得必须得到第一名才好,所以她非得第一名不可。譬如,她吃饭磨磨蹭蹭,为了让她尽快吃完,我们就说,谁想第一名吃完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也许就是我们无心的话,对她却是一个负面的暗示,觉着第一名才好,非得第一名不可。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和家里人沟通好,不要再有关于“第一名”的消极暗示。同时,我也不急于再邀请周周下棋,以免给她压力。缓了几天后,正好晓晓邀请我下棋,我欣然应允。其实我很想让周周也参加,但是如果我邀请她,她反而会拒绝,我只能“诱惑”她。我和晓晓开始下棋了,我故意大呼小叫,让周周觉得下棋好玩得不得了。果然,周周过来了,提出她也要参加。哈哈,正中下怀!不过为了引起她对下棋强烈的兴趣和急切的心情,我还是欲擒故纵,故意让她先等我们下完这一盘,吊起她的胃口。果然如我所料,周周下棋的热情被彻底挑了起来,等我和晓晓下完那一盘,她就急不可耐地和我们开始下棋了。

这一次,我仍然不让她,周周小心翼翼地掷着骰子,第一局,周周第一个到达。看自己得了第一名,周周很开心。晓晓最后一个到达,不过晓晓不怕输,很坦然。我说:“周周得了第一名,不错。晓晓更不错,因为她虽然知道自己已经输了,但还是坚持把棋下完了,这是最可贵的。我得给晓晓鼓掌。”周周跟着我一起给晓晓鼓掌。

第二局,晓晓第一个到终点,周周输了,她这一次没哭,只是不再下棋了。我暗暗高兴,可能是看到我给输了的晓晓鼓掌,她觉得“输”也不是那么丢脸。不再下棋说明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怕输,但是输了没哭已经算是有进步了。

那一天晚上,我把周周不怕输的“光辉事迹”当着她的面记在了日记本上,在结尾处画了一个笑脸。意在强化她的微小进步,促使以后更大的进步。这一招很管用,周周不识字,她要求我读给她听,看着自己的进步被记在本上,她很受激励。

一个星期后,周周和晓晓到户外玩,一个骑单车,一个骑滑板车,她们自发比赛,看谁绕一圈先回到起点。比赛了几十次,每次都以周周的“输”告终。每一次比赛开始的时候,周周使出全身的力气,奋力地蹬着,看得出来她尽了最大的努力。而每一次都是晓晓先到终点,周周没有放弃,也没有减速,坚持骑到终点。看着周周一遍一遍地输,再一遍一遍地努力,又一遍一遍地输,而她始终笑对失败,我突然觉得非常感动。她坦然地面对“输”了,这不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吗?

后来,我把周周每一次不怕输的“事迹”都记在了小本上,给周周一个很强的正面暗示:赢了固然好,不怕输更加了不起。再后来,不管是下棋、赛跑、攀爬,还是比赛骑单车等,周周都能坦然地面对“输”了。我相信,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和输得起的坦然心态,眼前一次次的“小输”能成就她人生路上的“大赢”。

重点提示:

父母平时说“谁想得第一名”之类的话,给了孩子暗示,让孩子觉得必须得到第一名才好,所以孩子非得第一名不可。

让孩子知道:要强、好胜是优点,但也一定要能输得起。人生旅途中没有常胜将军,输了后能把挫败化为奋进的动力,方能获得下次的成功。

每个孩子刚懂得“输赢”的时候都会想赢,这原本没什么错。但家长必须适当引导孩子如何面对输,如何从输中奋起。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暂时“赢”,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孩子一辈子的“输”。

 

最新文章
  1. 理解和应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2. 家长不理解孩子会抑郁吗
  3. 适合小孩子的手机壳
  4. 关注孩子的多个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和成绩
  5. 高中有一科不及格拿不到毕业证么
  6. 高中生不爱学习怎么开导
  7. 解决孩子跟不上课程的问题
  8. 如何正确应对14岁孩子的任性不听话行为
  9.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孩子最叛逆的3个年龄段,这样管最有效!)
  10. 高考落榜生七大出路 收拾心情把握未来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山西大学 太原大学 太原理工 中北大学